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及临床研究
    薄荷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比较研究
    李晓宇, 孙蓉
    2012, 9(3): 129-132. 
    摘要 ( 227 )   PDF(424KB) ( 148 )  
    目的观察薄荷挥发油与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和水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水提组分分别于药后12 h、8 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挥发油后,血清ALT、AST活力在12 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48h;给药6 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6~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8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12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薄荷挥发油剂量在(0.2~0.5)mL·kg-1,水提组分剂量在(3.0~64.0)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或水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祖师麻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康阿龙, 张娴, 汤迎爽
    2012, 9(3): 133-136. 
    摘要 ( 183 )   PDF(386KB) ( 187 )  
    目的研究祖师麻叶与祖师麻皮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方法,研究祖师麻叶与祖师麻皮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祖师麻叶与祖师麻皮的镇痛作用。结果祖师麻叶与祖师麻皮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显著提高光电引起的痛阈值。结论祖师麻叶与祖师麻皮均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祖师麻叶作用更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氟米特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T细胞漂移的影响
    王婷玉, 李俊, 金芝贵, 吴飞华, 王小华, 周倩
    2012, 9(3): 137-139. 
    摘要 ( 197 )   PDF(479KB) ( 137 )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中Th1和Th2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性关节炎模型;来氟米特2mg/kg灌胃给药;HE染色行膝关节滑膜病理学检查并评分;称重大鼠体重和脾脏重量,计算脾脏指数;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Con 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来氟米特(2mg/kg,灌胃给药15天)明显降低CIA大鼠病理组织学评分,降低脾脏指数。与关节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GATA-3 mRNA的表达增高、IL-4的分泌增多,T-bet mRNA的表达降低、IFN-γ的分泌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对胶原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和维持T细胞亚群的平衡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期暴露因素与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王琳, 米双利, 陈杰, 刘芳, 李迎春, 郭彩虹, 张勇, 范钦颖
    2012, 9(3): 140-143. 
    摘要 ( 237 )   PDF(418KB) ( 237 )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孕期暴露因素与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关联。方法对我院所辖大型社区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出生新生儿的母亲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此阶段出生的新生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孕期疾病和用药、服用多种维生素;对新生儿血管瘤患儿母亲与正常新生儿母亲的上述因素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血管瘤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953例,发现34例血管瘤病例;对这34例患儿母亲的孕期暴露因素与正常新生儿母亲的比较发现,母亲年龄≥35岁、儿童性别、黄体酮和过量服用多种维生素是与新生儿血管瘤发生明显相关的孕期暴露因素(Wald χ2 分别为4.932、5.592、5.065、7.585,P值分别为0.026、0.018、0.024、0.006);父亲年龄、上感、发热和抗感冒中药与血管瘤的发生无明显关联(P >0.05)。结论除了高龄孕产和儿童性别外,孕期使用黄体酮和过量服用维生素可能是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ata 统计软件在细菌耐药性实验中的应用
    张少俊,莫传伟,彭拓华,钟世顺,杨彤
    2012, 9(3): 144-145. 
    摘要 ( 219 )   PDF(371KB) ( 224 )  
    :目的应用Stata 统计软件细菌耐药性辅助实验设计。方法应用Stata 统计软件中的group、replace对细菌耐药性实验进行等概率与不等概率的分组,应用swor 命令实现无重复抽样。结果Stata 统计软件能够方便的辅助细菌耐药性实验设计。结论对比手工分组与excel分组,Stata 统计软件好学易用,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及工作研究
    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的发展阶段
    沈璐, 刘巍, 范燕, 温庆辉, 海颖, 李馨龄
    2012, 9(3): 146-148. 
    摘要 ( 217 )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特别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前哨,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和社会进步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ADR监测工作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在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际,本文试图在总结过去、分析当前、展望未来之基础上,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核心能力的逐步提升和重点转移,将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划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并得出监测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级阶段建设,正迈向以深化评价能力为特征的发展阶段的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例安全性报告规范(ICH E2B)简介及应用
    叶小飞, 郭晓晶, 赵璐, 贺佳
    2012, 9(3): 149-151. 
    摘要 ( 1097 )   PDF(552KB) ( 943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已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并在逐步完善中。本文介绍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中关于个例安全性报告规范的主要特点及现状,以期该规范能帮助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FDA右丙氧芬撤市决策及特点分析
    李姗, 魏晶, 许燕, 杨悦
    2012, 9(3): 152-155. 
    摘要 ( 177 )   PDF(533KB) ( 126 )  
    目的分析FDA对右丙氧芬撤市事件的处理过程及特点。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外文献,从右丙氧芬撤市的背景、FDA对右丙氧芬不良反应的调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FDA右丙氧芬撤市决定是基于实证的直接结果,FDA在右丙氧芬撤市之前进行了完善的风险管理,FDA重视风险沟通,为撤市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基础。结论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和循证理念是我国药品监管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4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张士勇, 叶云, 程军, 王刚斌, 王儒强
    2012, 9(3): 156-158. 
    摘要 ( 189 )   PDF(512KB) ( 281 )  
    目的了解某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0年7~12月归档病历中I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444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在初次给药方面,术前0.5~2h、2~24h和大于24h用药者分别为12例、122例和63例;术后用药者247例。在持续给药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小于4d者70例、4~7d者193例、大于7d者181例。术后单一用药者占82.43%,二联用药者占17.12%,三联用药者占0.45%。结论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应用档次过高、无指征联合用药及给药时机不当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6份中成药说明书的调查与分析
    张建民
    2012, 9(3): 159-160. 
    摘要 ( 227 )   PDF(520KB) ( 296 )  
    目的分析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说明书的修订提供建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的86种中成药说明书进行了分析。结果中成药说明书普遍存在着缺少药代动力学、老年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孕妇及哺期妇女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理毒理等重要的项目的描述,同时一些项目叙述得不清晰,难以理解。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应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实践体会
    邓永坤, 袁芳, 吴秀芝, 余丽梅
    2012, 9(3): 161-163. 
    摘要 ( 204 )   PDF(516KB) ( 164 )  
    目的交流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体会。方法介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实践经验。结果与结论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应正确认识各项临床药学工作,坚持临床查房基础不动摇,保证医院《药讯》和宣教授课的质量,寻找适合自己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亮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张勇, 任丽华, 程跃
    2012, 9(3): 164-165. 
    摘要 ( 236 )   PDF(570KB) ( 255 )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感冒药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
    凌燕, 焦鲁青
    2012, 9(3): 166-169. 
    摘要 ( 237 )   PDF(591KB) ( 345 )  
    目的为抗感冒药在特殊人群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医药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在线检索2000年~2010年国内外有关抗感冒药的文献记录,分析常见抗感冒药的成份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如不注意合理用药,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应重视特殊人群用药问题,最终达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细辛毒性研究进展
    栾永福, 李晓骄阳, 孙蓉
    2012, 9(3): 170-172. 
    摘要 ( 221 )   PDF(615KB) ( 302 )  
    目的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文献古籍中对细辛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细辛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论只有在细辛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细辛临床使用过程中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细辛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与车祸
    周密妹, 郭梅, 尹丽芳
    2012, 9(3): 173-177. 
    摘要 ( 178 )   PDF(660KB) ( 193 )  
    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糖、血压、视力以及对驾驶功能有妨碍的药物为潜在驾驶者伤害药物,此类药物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镇痛药等,其主要不良表现为镇静、嗜睡、眩晕、低血压、低血糖、视力模糊、动作失调等。有必要对这类药害事件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97例文献分析
    王静芬, 苏利群
    2012, 9(3): 178-180. 
    摘要 ( 239 )   PDF(721KB) ( 341 )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97例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7.6%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67.1%发生在用药后的10min内,死亡率达到18.6%;头孢曲松钠存在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结论应高度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密切观察并及时抢救过敏性休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林玲, 冯昀熠
    2012, 9(3): 181-183. 
    摘要 ( 245 )   PDF(704KB) ( 130 )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共有711例患者使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的19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呕吐、胸闷等过敏反应,甚有1例过敏性休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多较快,多在注射过程中出现,在15~64岁年龄层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应据此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164例分析
    刘加涛, 金亮, 汪燕燕, 周莹, 夏泉
    2012, 9(3): 184-186. 
    摘要 ( 215 )   PDF(673KB) ( 267 )  
    目的对我院肿瘤内科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164例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4例ADR中男性76例,女性88例;40岁以上154例;细胞毒类药物的发生率居首,占77.9%;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其次为骨髓抑制。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药师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案分析
    疑似口服阿苯达唑致严重脑病1例
    陈路佳, 马雪, 刘立立, 罗梦林, 唐尧
    2012, 9(3): 187-187. 
    摘要 ( 264 )   PDF(570KB) ( 626 )  
    病例:患者,男,51岁。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两周”入院。诊断为胆总管下段占位。入院后常规性给予阿苯达唑(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驱虫治疗(400mg,qn,d1~3)。后于院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诊断为十二指肠头部腺癌,给予抗炎,保肝,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术后患者出现胃瘫,每日引流胃液量多。术后第40天,患者出现高热,心率120次/分,恶心伴呕吐,胃肠减压通畅。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核抗体、抗核抗体谱、风湿系列、凝血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次日病情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嗜睡,幻觉。查体:嗜睡,呼之能应,理解力下降,查体基本能配合,双瞳等大等圆,光敏,伸舌居中,口角不歪,四肢自主活动,痛刺激均敏感,四肢健反射对称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颈阻阴性。当时考虑为脑病、脑炎待排。给予甲硫氨酸维生素B1、弥可保维生素补充,奥氮平控制精神症状。第42天,患者进入浅昏迷,双侧病理征可疑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致剥脱性皮炎1例
    潘晓军,周文光
    2012, 9(3): 188-188. 
    摘要 ( 179 )  
    病例:患者,女,47 岁,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20 余天前因“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在外院行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淋巴结结核,予异烟肼(江苏瑞年前进制药公司,批号:1004032)、利福平(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501)、乙胺丁醇(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0402)、吡嗪酰胺(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3101)抗结核治疗,用药后耳后、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密集分布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出血点,疹间有正常皮肤,手足心未见皮疹,发热,体温39.0℃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射用马斯平导致尿毒症血透患者癫痫大发作1例
    李冬
    2012, 9(3): 189-189. 
    摘要 ( 159 )   PDF(551KB) ( 193 )  
    病例:患者,男,69岁,于1993年3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此后肌酐逐渐升高。2010 年12月于我院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因内瘘流量差改为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置管后行血液透析,2次/周。2011年6月13日出现无诱因发热,体温38.0℃,伴乏力、咳嗽咳痰(黄色粘痰),入科查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肺部感染,双侧胸腔积液;痰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敏感,医嘱给予马斯平(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3771)静脉滴注,1g/次, 2次/日,未合并应用其他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儿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1例
    曾玲, 程刚, 周述香
    2012, 9(3): 191-191. 
    摘要 ( 170 )   PDF(551KB) ( 265 )  
    病例:患儿,男,1岁,因咳嗽、发热10天于2011年4月7日来我院儿科治疗。患儿于2011年3月2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伴发热,最高温度达40.2 ℃。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鼻导管给氧,头孢他啶、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患儿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入院体查:体温(T)39.2 ℃,脉搏(P)157 次/分,呼吸(R)62次/分,血压(BP)102/6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无肿大,可见鼻翼煽动,咽红,双扁桃体不大,口唇发绀,颈软,可见吸气三凹症,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率157次/分,律齐,心音可,腹软,肝肋下2 cm可扪及,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温暖,肌张力正常。血常规检查(2011.4.7):白细胞(WBC)7.73×109·L-1,中性粒细胞(N)62.4%,C-反应蛋白(CRP)108.5 mg·L-1。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严重脓毒症。给予头孢吡肟 0.5 g+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 静脉滴注q8h;夫西地酸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1211Ⅱ0.125 g+5%葡萄糖注射液125 mL 静脉滴注 q12h;单磷酸阿糖腺苷 0.1g+10%葡萄糖注射液 100 mL 静脉滴注 qd。4月10日患儿输注夫西地酸钠约半小时后,输液部位(左足背)出现肿胀,有灼热感,疼痛,输液针头边缘可见2 cm×3 cm皮肤变白,4月11日苍白皮肤中央出现水泡,继之溃烂,溃疡面约3.5 cm×3 cm。立即停药,予抬高患肢,美皮康每天外敷,50%葡萄糖40 mL+维生素B12 2mL+25%硫酸镁 20 mL湿敷足背,于2011年4月19日新生皮肤长出,肿胀消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致局部皮肤溃疡1例
    曹凯, 司继刚
    2012, 9(3): 192-192. 
    摘要 ( 175 )   PDF(572KB) ( 364 )  
    病例:患者,男,51岁。2009年9月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服用羟基脲0.5~3.0g/d(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羟基脲用量)治疗。2011年1月中旬右踝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轻压痛,未行特殊处理,继续服用羟基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09027LC,规格:0.5g/片)治疗2.5g/d,右踝内侧逐渐肿胀隆起于皮肤表面,疼痛加剧。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皮肤病及其他疾病。2011年3月10日右踝内侧局部皮肤溃破,形成溃疡,面积约4cm×4cm,停用羟基脲,给予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2011年4月20日皮肤溃疡愈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