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17(9): 548-548. 
    摘要 ( 331 )   PDF(422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基于风险管理策略的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的考量
    薛薇, 齐文渊, 刘岳, 丛端端, 刘晓慧, 李鸿艳, 王娟, 李可欣, 胡欣
    2020, 17(9): 549-55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1

    摘要 ( 656 )   PDF(1079KB) ( 350 )  
    目的 阐释研究者基于风险管理策略,在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及实施中进行的考量,为防范目前我国大规模BE研究中潜在安全性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通过达比加群BE研究中出血风险的管控案例,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监控等层面考量研究设计与实施。结果 将出血风险识别为研究的重要风险,风险级别根据出血部位及量进行评估,试验实施中严格执行风险决策,严密监控残留风险。该研究未发生出血及相关不良事件,所有受试者安全出组。结论 该研究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印证了基于风险管理的BE研究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研究
    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评价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的心脏毒性风险
    汪祺, 颜玉静, 任璐, 文海若, 郭建
    2020, 17(9): 553-55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2

    摘要 ( 480 )   PDF(1355KB) ( 182 )  
    目的 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和实时细胞分析系统评价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联用的心脏毒性风险。方法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接种于实时细胞分析系统 Cardio E-Plate 96孔板并给予不同浓度的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根据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的标准化细胞指数及标准化搏动频率筛选毒性浓度。以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最高无毒性浓度和最低有毒性浓度预处理24 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比较各组间标准化细胞指数的差异。结果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均可诱导标准化细胞指数降低(P<0.05)。莫西沙星与奎尼丁或普鲁卡因胺联合给药后可导致标准化细胞指数降低(P<0.05);左氧氟沙星与胺碘酮联合给药后可导致标准化细胞指数降低(P<0.05)。结论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后可增加心脏毒性风险,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和实时细胞分析系统的体外评价模型在药物心脏毒性预测上具有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的遗传毒性评价
    高梅, 马会, 陈凯, 张岱州
    2020, 17(9): 559-56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3

    摘要 ( 422 )   PDF(1212KB) ( 158 )  
    目的 评价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体内微核试验3项试验组合,检测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的遗传毒性。结果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显示,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升高;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体内微核试验,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规与管理研究
    浅析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
    彭诗荣, 陈海燕, 王谦, 丁倩, 王晓玲
    2020, 17(9): 564-56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4

    摘要 ( 408 )   PDF(1068KB) ( 196 )  
    目的 为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借鉴风险管理的理论,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因素和风险控制措施。结果 从临床试验项目评估风险,比如研究者手册有幼年动物的实验结果,有成人数据和国外儿童数据等;申办者风险管理;专业团队风险管理,比如主要研究者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临床试验实施风险管理;试验用药品和生物样本风险管理及系统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规避;风险减轻,比如加强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和加强临床试验机构管理;风险转移,比如购买保险、明确合同的赔偿和权益保护条款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结论 通过对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减少和避免临床试验风险的发生,保护受试者和研究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警戒合作中心的简介与启示
    魏芬芳, 毛秋荣, 成斌, 钟翎
    2020, 17(9): 567-57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5

    摘要 ( 819 )   PDF(1110KB) ( 1136 )  
    目的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物警戒合作中心的相关情况,为我国设立药物警戒相关国际组织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简要介绍了WHO国际药物警戒合作中心的组建发展、工作任务和学术交流方式等内容。结果 WHO出台了系列政策规范并支持合作中心的官方地位,地方政府也积极给予合作中心经费上的帮助。WHO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成立了多个国际药物警戒合作中心。这些合作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促进区域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结论 借鉴国际做法,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设立药物警戒相关国际性合作组织,以期提高我国在药物警戒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履行一定的国际义务,同时发挥对亚洲地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药品管理法》下医疗机构药物警戒工作面临的挑战
    冯亚楠, 刘欣欣, 李永辉, 王芳, 郭瑞锋
    2020, 17(9): 572-57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6

    摘要 ( 696 )   PDF(1079KB) ( 586 )  
    目的 研究探索医疗机构在2019年新《药品管理法》下药物警戒工作面临的挑战。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分析。结果 医疗机构发现和研判药品安全性风险隐患能力不足,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热情不高,工作人员数量不够。结论 建立完备的医院药物警戒体系,加强相关工作的业务培训,广泛发挥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医疗机构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与合理用药
    45例药源性高尿酸血症文献分析
    徐菀佚, 崔向丽
    2020, 17(9): 574-57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7

    摘要 ( 543 )   PDF(1039KB) ( 262 )  
    目的 分析汇总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种类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和进行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从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药物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个案报道相关文献,分析易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及高风险因素。结果 共筛选出个案报道39篇,45例患者。共涉及7类(14种)药品,其中,占前2位的是利尿剂13例(28.89%),抗结核药12例(26.67%)。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60岁以上老年组比例最高(19例,42.22 %)。32例诱发痛风症状,13例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结论 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时,应警惕药物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预防和避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2例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刘宏明, 王建
    2020, 17(9): 578-58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8

    摘要 ( 444 )   PDF(1071KB) ( 369 )  
    目的 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与注意事项。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知网及Pubmed等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1日有关该药ADR的个案报道,着重分析发生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等。结果 收集文献51篇共纳入患者52例,艾司西酞普兰ADR发生主要以女性、中老年(41~65岁)为主,ADR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至6个月,主要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等,其中以出现低钠血症病例最多。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应按说明书推荐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加量;医药护人员应加强对其ADR的关注、监测及上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8例阿莫西林致药疹住院病例分析
    朱冬春, 孙旭群, 蒋海峰, 王玉山, 方先骏, 夏泉
    2020, 17(9): 583-58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09

    摘要 ( 563 )   PDF(1153KB) ( 312 )  
    目的 了解阿莫西林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为药品不良反应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6年至2018年期间,因阿莫西林相关药疹收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阿莫西林相关的药疹住院病例,涉及阿莫西林41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例。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主要的用药原因。患者平均年龄(42.94±20.78)岁,其中29.17%患者既往有阿莫西林或青霉素过敏史。药疹潜伏期在7 d内占86.67%,其中1 d以内占35.56%;平均住院日(8.42±4.83)d。住院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氢化可的松计,M(P25,P75)]1 580.00(625.00,2 470.00) mg,使用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导致药疹的病例在住院日、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97,P =0.977);药疹患者有68.75%合并白细胞异常,有29.17%合并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结论 阿莫西林相关药疹潜伏期较短,及时诊治预后较好,需警惕血液系统异常以及肝损伤,使用阿莫西林需加强对患者过敏史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张夏兰, 沈夕坤, 黄玉宇
    2020, 17(9): 589-59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0

    摘要 ( 311 )   PDF(1132KB) ( 200 )  
    目的 分析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总结肝损伤的临床表现,评价药物因果关系。方法 回顾性追踪2014年1月~ 2018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信息,运用RUCAM评分表进行药物性肝损伤因果关系的评价。结果 我院肿瘤内科共有130名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男性72名,女性58名,平均年龄为(64.4±10.71)岁,肝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黏膜黄染、腹部疼痛、纳差等。64例患者为胆汁淤积型,20例为肝细胞损伤型,46例为混合型,化疗药物引起肝损伤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替吉奥、阿帕替尼、卡培他滨、奥沙利铂、顺铂等。结论 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是导致肿瘤内科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在医疗监护过程中应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药师主导的社区药学服务对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的影响
    蓝晓红, 周永刚, 臧菊香, 吴冬妮, 李祥, 许锐, 陈曙东, 于浩, 张烨
    2020, 17(9): 594-59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1

    摘要 ( 297 )   PDF(1202KB) ( 146 )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药学服务对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用性、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建立临床药师主导的社区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对社区老年患者潜在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三条巷社区和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离职干部休养所(原南京军区第五干休所)符合指南规定的他汀类药物治疗适应证的老年患者161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81)和药师主导组(n=80),分别从患者、临床状态和药物相关角度对患者的患病情况、Beers标准(2015年)判断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aranjo ADR评分评价他汀类药品不良反应(ADR)、医院就诊平均药费评价老年患者用药的经济性、依从性赋分值定量评价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EQ-5D生活量表评价患者的生理、社会和精神健康,综合判定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分析临床药师主导的社区药学服务对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服务系统的构建与评价的影响。结果 安全性指标中,药师主导组临床药师干预前与干预后相比ADR发生率、重复用药发生率、相互作用发生率、潜在不适宜用药(PIM)发生率及其他(药品储存不当等)分别由原来的28%、4.2%、4.9%、15.3%、45%下降至13%、2.0%、1.3%、2.1%、26.3%(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在有效性指标中,依从性差占比、用药信念差占比、用药知识差的占比、EQ-VAS均值分别由原来的23.8%、55%、51.8%、(84.2±12.3)下降至13.8%(P>0.05)、34.8%(P<0.05)、21.1%(P<0.05)、(77.2±11.4)(P<0.05)。近3个月就诊率由原来21.5%上升至40.8%(P<0.001),而EQ-5D均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经济性指标中,医保用药数量均值、用药数量均值、月药费均值均由原来的5.6%、27.2、8.9%下降至3.4%、17.3、4.3%(P<0.05)。适当性指标中,超适应证、无适应证用药未见明显变化(P>0.05),剂量不足、治疗不当由27.2%、8.9%下降至17.3%、4.3%(P<0.05)。EQ-5D维度指标中焦虑、沮丧由25.3%下降至20.8%(P<0.05)。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社区药学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相关指标的明显改善,提升了临床药师的地位与公众认同感,为管理决策部门法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社区药学服务软件的研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3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
    李艳蓉, 杨策, 刘文东, 马润镒, 姚珠星, 胡洋平, 刘敏, 裴小静, 王海学
    2020, 17(9): 600-60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2

    摘要 ( 343 )   PDF(1367KB) ( 255 )  
    目的 对来自临床试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对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接收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SUSAR个例安全性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DE共接收73例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SUSAR报告。从2018年8月接收到第1份报告开始,SUSAR报告递交的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受试者中男女比例为54.1%和45.9%。60~69岁的受试者最多,为39.7%,来自国内的SUSAR报告6份,为8.2%,Ⅰ/Ⅱ期临床试验的SUSAR报告最多,为43.8%,≥3级不良反应构成比为69.6%。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CAR-T相关的脑病综合征报告率为39.6%和23.3%。共有13例受试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进展和重度感染。结论 申办者应建立健全药物警戒制度和体系,按时限递交SUSAR报告,提高报告质量。监管部门也会对SUSAR报告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障临床试验期间受试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模式需求调查
    黄元, 王成岗, 吴世福, 王玲, 田月洁, 吴晨, 王晓骏
    2020, 17(9): 607-61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3

    摘要 ( 285 )   PDF(1327KB) ( 167 )  
    目的 探索适应我国的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模式,为开展监测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省,选择药物滥用监测机构工作人员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为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现状及对开展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模式的需求和建议。结果 共调查12省36所监测机构37名工作人员和61所医疗机构358名医务人员。8个样本省(占8/12)16所监测机构已开展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超过83.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在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超过5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监测的重点科室为精神科、疼痛科、药剂科、急诊科和心理科。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采取建立哨点与常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以监测哨点为主,其他医疗机构常规监测为辅助。超过7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相应管理制度、信息化手段、技术培训是开展监测工作应具备的条件。结论 在我国开展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工作,需要从全国层面完善管理制度和卫生行政部门行政推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相关技术培训、配备人员、经费支持和建立监督、考核、信息反馈机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药师参与1例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患者药物调整的病例分析
    姜黎, 毕小婷, 李波
    2020, 17(9): 613-61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4

    摘要 ( 257 )   PDF(1075KB) ( 195 )  
    目的 通过对1例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患者药物调整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处理和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1例克罗恩病合并腹腔脓肿患者,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克罗恩病过程中出现严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及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腹腔脓肿时出现风团样荨麻疹后,临床药师参与沙利度胺和抗菌药的调整过程。同时,监测患者大便缓解情况,以及手脚麻木、口齿不清等周围神经症状是否加重,风团样荨麻疹是否消退,体温、腹腔脓肿控制情况。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密切监测患者手脚麻木、口齿不清、体温、腹腔脓肿、腹泻控制情况。7 d后,病情基本恢复,体温正常,瘘口处无脓液流出,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手脚麻木、口齿不清等症状未加重。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积极与临床医师协作,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救治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共同促进合理用药,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院1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游翠玉, 许晓丽, 李莎, 薛思宇, 陈思颖, 王茂义
    2020, 17(9): 617-62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5

    摘要 ( 660 )   PDF(1194KB) ( 333 )  
    目的 统计某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报告,评价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收集统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140例严重ADR/AE报告,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累及系统-器官及不良反应表现、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40例严重ADR/AE报告中,男女比例约为1.17:1,其中50岁以上患者(68.57%)最多。涉及药品以抗肿瘤药物(42.86%)和抗感染药物(24.29%)为主,报告中居前15种有13种抗肿瘤药物和2种抗感染药物,其中报告最多的是伏立康唑。严重ADR/AE的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构成比最高,占比59.28%。结论 临床应对中老年患者用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加以重点关注,加强用药后的监测工作以及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以减少或避免ADR/AE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正常患儿李斯特菌脑膜炎的药学监护
    杨雪, 方灵芝, 魏丽娜, 纪洪艳, 董磊
    2020, 17(9): 622-62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6

    摘要 ( 263 )   PDF(852KB) ( 154 )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产单核李斯特菌脑膜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产单核李斯特菌脑膜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从抗菌药物的选择、药物剂量、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疗程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初始方案为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效果不佳,调整给药剂量后患儿仍发热,最后美罗培南联合氨苄西林抗感染患儿体温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事件委员会在不同类型临床研究中不良事件判定一致率的实例评估
    丁丽娟, 尹潞, 王丽萍, 孙亚亚, 胡泊, 刘小云, 孙毅, 李卫
    2020, 17(9): 625-63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7

    摘要 ( 513 )   PDF(710KB) ( 491 )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临床研究中临床事件委员会和研究者对不良事件判定的差异,以评估临床事件委员会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中国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和两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比较临床事件委员会评判结果与各中心研究者上报不良事件结果,并进行不一致率评估。结果 中国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组于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共计召开11次临床事件委员会议,共评估终点事件1 993例次,临床事件委员会和研究者判断不一致76例次,占3.8%;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共计上报不良事件20例次,临床事件委员会和研究者判断不一致5例次,占25.0%;某药物Ⅲ期临床试验共计上报不良事件197例次,临床事件委员会和研究者判断不一致48例次,占24.4%。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召开临床事件委员会进行不良事件审评,可按统一标准提高多中心临床研究不良事件评估的质量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氧氟沙星诱发谵妄文献分析
    杨雷, 王凤玲, 吴京卫, 黎军
    2020, 17(9): 631-635.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8

    摘要 ( 545 )   PDF(1200KB) ( 416 )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诱发谵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更加合理安全地使用左氧氟沙星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月7日。以“左氧氟沙星”“谵妄”或“精神异常”“精神失常”等为关键词,选择所有关于左氧氟沙星诱发谵妄的原始文献报道,提取相应指标的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共712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提取到46篇文献,共计57例左氧氟沙星诱发谵妄的案例,其中男性35例(61.40%),女性22例(38.60%);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最为多发,共有28例(49.12%)。结论 虽然左氧氟沙星诱发谵妄的发生率较低,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心理健康等,临床使用时需引起注意,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李辉, 王丹丹, 杨菡, 张学农
    2020, 17(9): 636-64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19

    摘要 ( 411 )   PDF(1082KB) ( 533 )  
    白蛋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免疫原性等特点,其在新型给药载体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肿瘤治疗,白蛋白纳米粒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通过分析近期国内外的文章,对白蛋白智能纳米粒在肿瘤靶向、肿瘤组织渗透、刺激敏感型上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维液相色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雪妍
    2020, 17(9): 643-64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20

    摘要 ( 283 )   PDF(593KB) ( 123 )  
    目的 对二维液相色谱应用的发展与原理进行概述。方法 介绍了二维液相色谱仪的构造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范围,着重描述了该技术在中药定性和定量中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 展望了在中药质量控制中二维液相色谱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戒信息
    药物警戒快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20, 17(9): 647-64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0.09.21

    摘要 ( 1008 )   PDF(513KB) ( 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