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与临床研究
    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伊伐布雷定复方对Beagle犬的长期毒性研究
    胡晓乐,李会恩,李斌,王恩力,冯中,赵涛
    2015, 12(2): 65-68. 
    摘要 ( 271 )   PDF(298KB) ( 150 )  
    目的 观察Beagle犬连续30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伊伐布雷定复方(ISMN-I)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剂量的拟定提供依据。方法 Beagle犬32只,雌雄各半,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复方低、中、高(30、75、180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动物。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停药观察14天。实验期间,每日进行一般状态观察,每周测定1次体质量及摄食量,于给药前、给药末期及停药恢复期末,各组动物分别进行眼科、体温、尿液、血压、心电图(Ⅱ导联)、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检测,给药期及恢复期结束剖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ISMN-I复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给药末期可使舒张压(DBP)出现降低,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可导致Beagle犬在给药期间出现呕吐、振颤、抽搐、无力等反应,低剂量组个别犬偶尔出现一次性的呕吐反应。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伊伐布雷定复方对Beagle犬无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30 m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糖蛋白对番荔枝酰胺衍生物FLZ在Caco-2细胞模型中跨膜转运的影响
    刘潜,陈晓光,侯金凤,张金兰,陈辉,张丹,鲍秀琦,孙华
    2015, 12(2): 69-72. 
    摘要 ( 296 )   PDF(471KB) ( 388 )  
    目的 考察转运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对番荔枝酰胺衍生物FLZ体外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建立体外BBB模型,研究1, 5, 10 μM FLZ跨膜转运特性。并探讨加入P-gp抑制剂5 μM zosuquidar后FLZ跨膜转运的表观渗透系数和外排率的变化。结果 FLZ在Caco-2细胞模型上显示出了极性转运特性,Papp(B~A)> Papp(A~B),并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FLZ在Caco-2细胞的跨膜转运中也呈现外排现象,1, 5, 10 μM FLZ的外排率ER值分别为2.56,3.67和5.06。P-gp抑制剂zosuquidar可以显著降低FLZ外排,增加转运。10 μM FLZ的外排率由5.06降低为1.94,下降了2.6倍。结论 FLZ具有P-gp的底物特性,P-gp参与了FLZ在BBB跨膜转运中的外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在腹部肿瘤根治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周慧萍,李志泉,陈晓艳,陈永春
    2015, 12(2): 73-75. 
    摘要 ( 275 )   PDF(360KB) ( 245 )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在腹部肿瘤根治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行腹部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试验组于术后24 h开始服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每天1次至术后2周,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常规剂量0.3 mL,连续10天。术前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测定(Fbg)、 血小板(Plt),术前及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天的引流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4.17%(2例),对照组为2.13%(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PT、Fbg、Plt、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腹部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毒-效-证关联评价的山豆根毒性研究专栏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赵庆华,谢元璋,李素君,杨倩,孙蓉
    2015, 12(2): 76-78. 
    摘要 ( 248 )   PDF(516KB) ( 229 )  
    目的 进行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以阐释清热解毒类有毒中药“毒性-证候”相关性。方法 制备山豆根水提组分样品,建立小鼠咽喉实热证模型,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给模型小鼠灌胃山豆根水提组分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连续观察14天,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体征,记录累积死亡率和小鼠体重变化,计算LD50 。结果 山豆根水提组分给咽喉实热证模型小鼠灌胃后小鼠出现烦躁、呼吸抑制等急毒症状、体征,LD50及其95%可信限为20.63(17.94~23.92)g·kg-1结论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模型小鼠的急性毒性明显小于正常动物,毒性症状出现时间延后,毒性症状减轻,LD50值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研究
    尹利顺,吕莉莉,窦立雯,李晓宇,孙蓉
    2015, 12(2): 79-81. 
    摘要 ( 275 )   PDF(554KB) ( 195 )  
    目的 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模型小鼠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观察其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计算肝、肾、脾、胸腺脏体比值,评价其药效伴随毒副作用。结果 山豆根水提组分连续多次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实热证小鼠耳肿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给药3天后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体比值增大。结论 药效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同时会产生伴随毒副作用和肝毒性。与正常动物相比较,抗炎作用较强,肝毒性有所减弱,其在证候背景下毒副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机制研究
    李晓宇,孙 蓉
    2015, 12(2): 82-85. 
    摘要 ( 292 )   PDF(509KB) ( 122 )  
    目的 初步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机制,并以此探讨山豆根“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为在证候背景下合理应用山豆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检侧血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结果 山豆根水提组分连续多次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实热证小鼠耳肿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给药3天后血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可致血中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中 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血中GSH含量下降, GSH-Px活性下降。上述各指标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改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主要与降低血中PGE2含量、调节体内SOD,MDA水平有关,同时伴随毒副作用机制主要与氧化损伤路径有关,是否还存在其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与工艺研究
    普卢利沙星分散片处方筛选
    唐洪娟,陈大为
    2015, 12(2): 86-88. 
    摘要 ( 278 )   PDF(410KB) ( 134 )  
    目的 筛选及考察普卢利沙星分散片的最优处方。方法 以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指标,逐步调整辅料用量,最终获得普卢利沙星的优化处方。结果 确定了以微晶纤维素为赋形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粘合剂、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为崩解剂、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的分散片处方;分散片溶出速度较普通片更快。结论 研制的普卢利沙星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放大可行,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与法规研究
    浅析国外药物警戒受权人制度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启示
    彭丽丽,沈璐,董铎,刘巍,张华,郭雪,李馨龄,程刚
    2015, 12(2): 89-91. 
    摘要 ( 586 )   PDF(499KB) ( 464 )  
    目的 简要介绍国外药品药物警戒受权人相关制度,为建立和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系人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应用文献研究的方法 调研欧盟和澳大利亚的药物警戒受权人(QPPV)的相关制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欧盟、澳大利亚均建立了严谨的药物警戒受权人制度,可为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系人制度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结论 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特点,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系人制度,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徐瑾,李馨龄,周鹃
    2015, 12(2): 92-95. 
    摘要 ( 349 )   PDF(611KB) ( 314 )  
    目的 量化评价各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质量情况。方法 在2013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内江西省数据选定关键指标,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简化数据关系、直观地观察综合质量情况。结果 12个城市聚类成ABCD 4组,各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质量情况具有不同特征,其中D组报告综合质量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吉安市在江西省12城市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质量最高。结论 各城市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质量情况可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清晰展现,并且能够得出量化得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钱珍,江国荣
    2015, 12(2): 96-98. 
    摘要 ( 414 )   PDF(609KB) ( 570 )  
    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多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实现生命功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的毒性小、安全性高,副作用低。通常认为,多糖类物质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者通过激活免疫受体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进而抑制肿瘤,起到较好的抗癌瘤效果。通过对多糖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械安全性研究
    111例山豆根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张晗羚,华碧春
    2015, 12(2): 99-101. 
    摘要 ( 311 )   PDF(567KB) ( 204 )  
    目的 探讨山豆根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现代医学期刊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对收集到的111例山豆根及其相关制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山豆根日剂量超过5 g或肌内注射肝炎灵注射液4 mL即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为主,分别占山豆根引起不良反应的32.21%和31.46%。结论 山豆根作为临床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加强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
    全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因素分析
    王锐,周微,张四喜,宋燕青
    2015, 12(2): 102-105. 
    摘要 ( 299 )   PDF(608KB) ( 555 )  
    目的 对我院外科科室所开具全肠外营养处方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从而保证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范用药风险发生。方法 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外科24个科室2014年1~6月所开具肠外营养液处方进行事前审核,从中记录不合理处方并归类分析。结果 对审核的4 012张不合理处方实例进行具体分析,我院肠外营养液常见不合理问题包括营养组分缺失或超量、电解质离子浓度超标、特殊营养制剂使用不合理、糖脂比不合理、营养组分重复用药等。结论 药师对肠外营养液处方的审核和问题干预,对于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5例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宁,王婷,马莉
    2015, 12(2): 106-109. 
    摘要 ( 536 )   PDF(579KB) ( 483 )  
    目的 分析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45例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分析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结果 A、B、C、D级ME分别占20.9%、76.2%、2.6%、0.3%,E、F、G、H、I级未有发生。ME的分类中药物品种错误比例最高,占35.1%,其次包括用量错误、溶媒和适应证错误等。ME的引发因素中药品名称相似是引发ME的最主要的原因,占24.9%。引发人员中医师、药师、护士、患者或家属占比分别为53.6%、35.1%、1.4%和0.3%。发现ME人员中药师占96.2%,在门诊药房和诊室有61.5%的ME发生。结论 应从更新设施、规范药品摆放、优化工作规范和流程、加强教育培训、建设非惩罚性安全用药文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改进或重新设计系统与过程,从而减少ME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干预措施对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的影响
    杨智,何莉梅,彭翠英,何周康
    2015, 12(2): 110-113. 
    摘要 ( 311 )   PDF(649KB) ( 225 )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综合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合理应用的成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联合用药,术前用药时机和术后持续时间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持续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合理性显著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联合用药分别由干预前的100%和34.44%下降至49.44%和2.25%,术前用药时机和术后持续时间的不合理分别由原来的32.22%和85%均下降到2.22%,抗菌药物的选择由干预前以β-内酰胺类含酶抑制剂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到干预后以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为主。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趋于合理,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但仍存在预防使用率偏高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理力度,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避孕药首诊登记和随访情况的帕累托图分析
    陈颖,朱向,周健,巴磊,姚捷,孙志明,李瑛
    2015, 12(2): 114-116. 
    摘要 ( 250 )   PDF(706KB) ( 228 )  
    目的 分析避孕药使用前的健康筛查和使用后的随访情况。方法 对避孕药使用前健康筛查和随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用帕累托图法进行分析。结果 帕累托图法分析的避孕药使用前健康筛查和随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健康筛查和随访时检查项目不全面,其他问题是特殊对象未加强随访、用药不符合说明书要求和1次发药量过多。高危对象在用药前筛查时均未做宫颈细胞学检查,20%未加强随访,83.33%在随访中检查项目不全面。结论 应落实避孕药品首诊登记制度和随访服务规范,提高使用避孕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药师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刘宪军
    2015, 12(2): 117-119. 
    摘要 ( 328 )   PDF(568KB) ( 185 )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 和意义。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从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预防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消失,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在重症肺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案分析
    术中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吴文利,董颖,张平,谭子方,王晓旭,王健
    2015, 12(2): 120-120. 
    摘要 ( 234 )   PDF(576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孢唑肟致溶血性贫血1例
    王海东,陶莎,孙增先
    2015, 12(2): 121-122. 
    摘要 ( 239 )   PDF(499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致淋巴结水肿伴药疹1例
    徐晓娣,赵黎明,吴华
    2015, 12(2): 123-123. 
    摘要 ( 261 )   PDF(484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氨氯地平致反流性咽喉炎加重1例
    赵建彬
    2015, 12(2): 124-124. 
    摘要 ( 257 )   PDF(500KB) ( 3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戒信息
    药物警戒快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15, 12(2): 125-128. 
    摘要 ( 201 )   PDF(610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