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15

本期栏目:
目录
养血安胎方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专栏
基础与临床研究
安全与合理用药
综述
2024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1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21卷第4期目录
2024, 21(4): 0-0. 
摘要 ( 11 )   PDF(47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血安胎方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专栏
中成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概况性综述
余馨, 贡磊磊, 姚伟洁, 袁偲偲, 冯欣
2024, 21(4): 361-365.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57

摘要 ( 22 )   PDF(2126KB) ( 23 )  
目的 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药品信息和临床研究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证据,为临床实践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对中成药治疗RSA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并对药品及研究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取,以文字描述和图表的形式开展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95篇文献,包括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篇,临床研究93篇;涉及11种中成药,包括1种中药注射剂。临床研究数量较多的药品是滋肾育胎丸、固肾安胎丸和保胎灵制剂;2005年起相关研究数量整体呈升高趋势,已在全国24个地区开展;样本量为51~100例的研究最多,包括67项(72.04%);研究数量最多的比较类型是中成药联合西药与西药比较,研究总量达75项(80.65%)。目前临床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疗效判断标准,部分研究(43.01%)记录了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 临床上中成药治疗RSA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其与西药联用的效果明确。但存在药品说明书内容缺乏、用药时机疗程和结局评价指标未标准化、用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医特色体现度不足等问题有待未来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养血安胎颗粒治疗复发性流产分子作用机制
李心蕾, 贡磊磊, 王晓霞, 张雪艳, 赵涵, 姚伟洁, 袁偲偲, 冯欣
2024, 21(4): 366-37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51

摘要 ( 12 )   PDF(4325KB) ( 19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养血安胎颗粒治疗复发性流产(RSA)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数据库收集养血安胎颗粒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映射靶标,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PharmGkb、TTD数据库收集RSA疾病靶标,并通过在线工具draw venn diagram分析药物与疾病靶标交集,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共有靶标相互作用关系(PPI),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外,根据Degree值分析养血安胎颗粒治疗RSA的核心靶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靶标与化学成分之间结合度,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果 共收集养血安胎颗粒化学成分70个和靶标236个,疾病靶标去重后获得453个。通过交集分析共获得66分共有靶标。PPI互作分析发现IL6、MMP9、TNF、IL1B、IL10等靶标是养血安胎颗粒治疗RSA核心靶标。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共有靶标主要作用于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度值(degree)靠前的靶标MMP9与芍药苷、芝麻素、槲皮素和山柰酚对接良好。尤其是芍药苷对接结果优于阳性对照。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养血安胎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MMP9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RSA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血安胎方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小鼠胎盘血管生成与自噬的调控作用研究
姚伟洁, 闫仕祺, 袁偲偲, 贡磊磊, 冯欣
2024, 21(4): 371-37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58

摘要 ( 15 )   PDF(3046KB) ( 22 )  
目的 探讨养血安胎方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肾虚血瘀型RSA小鼠模型,养血安胎方干预后收集小鼠胎盘,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胎盘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胎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及CD3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p62,Beclin 1,LC3Ⅰ和LC3Ⅱ的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胎盘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RSA组比较,RSA+养血安胎组小鼠取材时体重显著增加,胚胎吸收率显著降低;HE染色、Masson染色及PCNA、Fibrinogen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发育状况明显改善,透射电镜结果与p62、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自噬水平明显降低,CD34、VEGFA和p-VEGFR2蛋白表达显示胎盘血管生成明显增加。结论 养血安胎方能够改善RSA小鼠的胎盘发育状况,促进胎盘血管生成,其方式可能与抑制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抑制自噬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血安胎方调节自噬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小鼠的机制研究
姚伟洁, 闫仕祺, 袁偲偲, 贡磊磊, 冯欣
2024, 21(4): 378-385.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60

摘要 ( 10 )   PDF(3397KB) ( 21 )  
目的 探讨养血安胎方调节自噬影响胎盘血管生成进而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机制。方法 对妊娠小鼠分别使用雷帕霉素、3 -甲基腺嘌呤及养血安胎方进行干预,收集小鼠胎盘,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妊娠小鼠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Fibrinogen及CD3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p62、Beclin1、LC3Ⅰ和LC3Ⅱ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胎盘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雷帕霉素(Rapa)组小鼠取材时体重明显减轻,胚胎吸收率明显增加,HE染色、Masson染色及PCNA与Fibrinogen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发育变差;透射电镜结果与p62、Beclin1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自噬水平明显增加;CD34、VEGFA和p-VEGFR2蛋白表达显示胎盘血管生成异常;与Rapa组比较,Rapa+养血安胎组小鼠取材时体重明显增加,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HE染色、Masson染色及PCNA与Fibrinogen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发育得到明显改善,透射电镜结果与p62、Beclin1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示小鼠胎盘自噬水平明显降低,CD34、VEGFA和p-VEGFR2蛋白表达显示胎盘血管生成增加。结论 养血安胎方通过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抑制自噬,改善妊娠小鼠的胎盘发育状况,促进胎盘的血管生成,从而降低了流产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研究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
郭日新, 肖萌,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2024, 21(4): 386-39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40

摘要 ( 8 )   PDF(2487KB) ( 18 )  
目的 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18(2.1 mm×100 mm,1.8μm),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含1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 17批滴通鼻炎水中有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8批样品中检出马兜铃酸Ⅰ,含量在0.41~3.60 ng·mL-1。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1 pg)。结论 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动膜片钳检测盐酸罗哌卡因及其右旋异构体对HEK293细胞hERG电流的影响
王静文, 徐代月, 陈华, 尹利辉
2024, 21(4): 391-39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326

摘要 ( 7 )   PDF(1804KB) ( 17 )  
目的 研究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右旋异构体对高表达hERG钾通道的HEK293细胞hERG电流的影响。方法 用手动膜片钳检测转染后hERG钾通道稳定表达的HEK293细胞电流,多菲莱德做阳性药,将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右旋异构体依次稀释成30.00、10.00、3.33、1.11、0.37 μmol·L-1,依次作用于细胞,记录电流变化,计算抑制率。结果 盐酸罗哌卡因0.37、1.11、3.33、10、30μmol·L-1对电流Iherg-tail的抑制率分别为(6.12±0.30)%、(13.04±1.20)%、(19.21±0.33)%、(35.56±0.66)%、(65.37±4.17)%,IC50为19.482 μmol·L-1n=15)。盐酸罗哌卡因右旋异构体0.37、1.11、3.33、10.00、30.00μmol·L-1对电流Iherg-tail的抑制率分别为(4.13±3.43)%、(7.34±5.60)%、(9.49±2.75)%、(16.60±0.87)%、(31.36±1.45)%,IC50>30 μmol·L-1n=15)。阳性对照药品多菲莱德0.001 85、0.005 56、0.016 67、0.050 00、0.150 00μmol·L-1对电流Iherg-tail的抑制率分别为(7.81±2.77)%、(19.67±1.88)%、(57.16±4.39)%、(89.71±3.55)%、(99.66±0.89)%、IC50为0.015μmol·L-1n=15)。结论 和阳性对照药品多菲莱德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对hERG通道为弱抑制作用,盐酸罗哌卡因右旋异构体对hERG通道为无明显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复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茹尘, 侯秀娟, 钱唐亮, 杜梦梦, 李媛, 刘小平, 朱跃兰
2024, 21(4): 397-40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429

摘要 ( 18 )   PDF(2732KB) ( 16 )  
目的 通过国家专利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根据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对高频药物治疗SS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进行预测。方法 登录“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并筛选建库至2022年12月10日治疗SS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 Microsoft Excel 2022、IBM SPSS Modeler 18.0 等软件,对所纳入的专利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平台,获得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并归纳分析;应用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GeneCards等数据库对SS相关疾病靶点进行筛选,同时绘制韦恩图找到药物靶点与SS靶点的交集靶点,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其最终的核心作用靶点;并登录Metascape 网站寻找核心作用靶点富集的通路及其功能。结果 根据对国家专利数据库的筛选结果,共得到69项符合条件的用于治疗SS的中药复方专利,其中包含353味药物,排名位于前5位的高频核心药物分别为麦冬、地黄、甘草、石斛、白芍;这5味药物共涉及161个化合物、1 585个相关作用靶点,干燥综合征相关靶点1 058个,中药与疾病共同靶点挖掘 81个、核心靶点 28个;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 177 条,主要包括IL-17信号通路、PD-1/PD-L1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基因本体(GO)生物工程(BP)3 106条,主要涉及细胞对生物刺激因素、脂多糖反应、对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的过程等;GO细胞组成(CC)193条主要涉及质膜外侧、膜微区等;GO分子功能(MF)289条主要涉及生长因子受体、受体配体活性等。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SS总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为主。核心药物治疗SS具有多成分、核心靶点、多条通路相互协同特点,并且与IL-6、MMP3、SATA3、TNF等靶点关系密切,可能通过 IL-17、PD-1/PD-L1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为后续SS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用药参考及研究方向,也为中医药防治SS应用提供参考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参考文献 | 增强发表(附录)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的作用研究
李舒冉, 郭姗姗,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张敬升, 徐英利,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2024, 21(4): 404-40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283

摘要 ( 8 )   PDF(2875KB) ( 17 )  
目的 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 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1、12 g生药·kg-1、6 g生药·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观察大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胃泌素(gastrin,GT)和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观察大鼠胃组织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时长(P<0.01)并降低疼痛发生率,降低血清中P物质(P<0.01)、GT(P<0.01)和MTL含量(P<0.01),减轻大鼠胃和结肠的黏膜增生、间质炎症及杯状细胞肿大和增多。结论 佛芍颗粒能够改善新斯的明诱导的痉挛性腹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
黄伟, 罗雅琴,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2024, 21(4): 408-41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52

摘要 ( 7 )   PDF(2299KB) ( 19 )  
目的 探讨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无菌粪便,解剖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匀浆,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黏蛋白2(MUC2)、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表达水平;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数量及丰度。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炎症因子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水平均出现显著的降低(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m 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TNF-α、IL-1β、Claudin-1、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方面均优于枯芩组(P<0.05或P<0.01),对MUC2指标改善不明显,以美沙拉嗪组药效最好。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湿热型UC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物种多样性及丰度降低,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枯芩组、条芩组对厚壁杆菌门、拟杆菌门明显增多(P<0.05),变形菌门明显减少(P<0.05),美沙拉嗪组调节菌群作用不明显(P>0.05)。枯芩组和条芩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枯芩组长于增加厚壁菌门,条芩组长于增加拟杆菌门。结论 枯芩、条芩可能通过回调失衡的肠道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肽BR0336在小鼠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上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黄曙光, 张学农
2024, 21(4): 415-42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81

摘要 ( 9 )   PDF(2253KB) ( 17 )  
目的 研究多肽BR0336注射液在STZ-HFD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上的药效学。方法 新生雄性小鼠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模型,从1个月龄起开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根据空腹血糖和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替西帕肽(TZP)的0.15 mg·kg-1阳性对照组和BR0336的低(0.05 mg·kg-1)、中(0.15 mg·kg-1)、高(0.5 mg·kg-1)剂量组,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考察小鼠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和血脂情况,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NAS和纤维化分析。结果 BR0336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bA1c%,减低肝脏NAS评分和纤维化率,并对模型动物的肝功能和血脂异常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等剂量BR0336在动物的摄食量、胰岛素、肝功能和血脂生化方面表现更优,能更有效延缓NASH和纤维化进程。结论 BR0336对STZ-HFD诱导的T2DM合并NASH模型小鼠在高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与合理用药
某院中成药说明书的儿科用药风险分析与管理思考
刘洁, 张建民, 张晓朦, 刘芳, 宋远, 钟旭丽
2024, 21(4): 422-42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625

摘要 ( 15 )   PDF(1907KB) ( 29 )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用中成药种类、药品说明书和使用现状,分析临床用药风险,为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使用的128种中成药药品情况,统计分析其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或药理毒理等内容标注情况。随机抽取2021年6月和10月门急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判断处方规范性和合理性,挖掘潜在的儿科用药风险。结果 128种中成药中,儿童专用品种54种,占42.19%。含有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共计47种,涉及毒性中药材21种。说明书标注内容调查显示,明确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占52.35%,标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的药品分别占32.03%、32.81%、82.03%,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或药理毒理标注率不高。我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问题集中于缺少中医诊断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结论 中成药儿童品种少、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增加了临床用药风险,建议加强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开展多维度研究以补充中成药儿童用药相关信息。药师应针对儿童机体、患病及用药特点,形成针对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药学服务路径,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监督和指导,保障儿童合理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执业药师在药品分类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周玥, 刘硕, 宋海波
2024, 21(4): 428-43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32

摘要 ( 16 )   PDF(1934KB) ( 24 )  
目的 为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加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方法 梳理国内外药品分类管理法规现状及其对执业药师的要求,分析执业药师队伍在药品分类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国内外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注重执业药师职责,国外对执业药师提出具体、细化的职责要求。我国执业药师在落实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中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代表性、广泛性特点,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结论 建议加快修订《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执业药师职责与药品品种分类要求相衔接;多措并举加快执业药师队伍发展;加强能力提升培训和宣传教育,促进药品安全合理使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24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析
张健, 张伶俐, 李歆
2024, 21(4): 435-43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91

摘要 ( 13 )   PDF(2623KB) ( 27 )  
目的 对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 irAE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合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日至 2023年9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合并用药、irEA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毒性分级和临床处置信息,总结其致irAEs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收集的424例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患者中,181例(42.69%)未发生irAEs ,243例(57.31%)患者共发生364例次irAEs;发生1例次irAEs的有163例(67.08%),发生2例次及2例次以上irAEs的有80例(32.92%)。发生的irAEs累及系统-器官11种,排名前5位分别是内分泌系统异常161例次(44.23%)、血液系统异常51例次(14.01%)、消化系统损害33例次(9.07%)、心血管系统29例次(7.97%),皮肤及其附件19例次(5.22%)。irAEs为G1~G2级的共345例次(94.78%),经对症处理后好转;G3级14例次(3.85%),需要住院治疗;G4级5例次(1.37%),涉及危害生命需抢救和治疗;未出现irAEs导致的死亡病例。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致irAEs可累计全身多种系统-器官,总体来说可以监测和管控,但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造成患者严重损伤。临床应实现对其早期监测,尽早识别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不良反应信号分析
韩丽, 陈力, 陈乾, 肖洪涛
2024, 21(4): 440-44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248

摘要 ( 11 )   PDF(1955KB) ( 24 )  
目的 挖掘和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LED/SOF)上市后的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两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信息成分(IC)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接收的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使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术语对报告中ADE描述用语进行标准化,筛选出有信号的AD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最终得到SOF/VEL信号16个,LED/SOF 信号18个。两者ADE重叠信号7个,主要为全身、胃肠、肝胆、神经及精神系统损害,且均有HBV再激活风险。SOF/VEL较为特异的ADR有食欲增加、酒精滥用和月经出血过多;LED/SOF较为特异的ADR有非急性卟啉病、胆管上皮细胞癌和冷球蛋白血症。结论 该研究有效利用ROR法和IC法挖掘出SOF/VEL和LED/SOF的ADR风险信号,为两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85例PD-1抗肿瘤治疗的安全性研究及风险因素分析
杨波, 王梦娇, 胡丽丽, 王来成, 李倩, 孔飞飞, 吕冬梅, 沈佳妮
2024, 21(4): 447-45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304

摘要 ( 8 )   PDF(3138KB) ( 25 )  
目的 探讨国产PD-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PD-1安全用药提供预判因素和经验。方法 收集某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所有使用PD-1药物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类型、既往病史、PD-1品类等信息,开展随访,鉴别和评估irAE种类和严重程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385例,irAE 134例(34.81%),非irAE 251例(65.19%),≥3级irAE 29例(7.53%)。单因素分析显示,irAE的发生率与年龄,吸烟,原患疾病类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患者发生irAE的风险增加1.590倍(95%CI:1.006, 2.512),吸烟患者风险增加1.920倍(95%CI: 1.021, 3.611),呼吸系统疾病较易发生irAE,风险增加2.061倍(95%CI:1.205, 3.527),相比信迪利、替雷利珠与特瑞普利,卡瑞利珠发生irAE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 年龄<65岁、吸烟、呼吸系统疾病为PD-1安全用药的高危因素,卡瑞利珠发生近期irAE风险偏高,应重视该类人群irAE的监护和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例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发作期的药学监护
陈丽叶, 朱丽, 贡磊磊
2024, 21(4): 451-45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59

摘要 ( 11 )   PDF(1399KB) ( 19 )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分析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药物原因,筛选降糖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建议选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同时优化降糖、痛风治疗的中西药方案。结果 患者肿痛症状明显缓解,血糖平稳下降。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2型糖尿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例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药学监护
黎海燕, 杨忠旭, 刘跃昆, 王丽虹
2024, 21(4): 454-45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616

摘要 ( 11 )   PDF(2129KB) ( 26 )  
目的 报道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主动监测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探讨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 分析临床药师通过CHPS主动监测某院异位妊娠患者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积极参与用药方案调整过程。结果及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CHPS主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协助临床参与不良反应救治,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探索临床药师服务新模式,提高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孙武, 陈水龄,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2024, 21(4): 457-46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281

摘要 ( 8 )   PDF(1566KB) ( 23 )  
目的 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葡萄膜炎发生时间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6周,其中前葡萄膜炎1例,前、中间葡萄膜炎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在持续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倾向。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引起葡萄膜炎的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眼内葡萄膜炎患者等。患者年龄区间在5~77岁,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周~4年。经系统治疗,停止免疫抑制剂后,绝大多数诱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可恢复。结论 TNF-α抑制剂可以诱发葡萄膜炎的发生,发病类型以前葡萄膜炎为主,且有复发倾向。及时诊疗后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致低钠血症1例分析
李少强, 孔旭东, 李朋梅
2024, 21(4): 461-46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16

摘要 ( 16 )   PDF(1511KB) ( 32 )  
目的 分析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致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及其代谢基因型和与三唑类抗真菌药相互作用,为临床安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80岁感染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分析其用药后致低钠血症原因。结果 患者CYP2C19慢代谢型且联合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低钠血症可能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有关,怀疑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发现难治性低钠血症时需考虑质子泵抑制剂引起的可能性。对于CYP2C19慢代谢型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与肝药酶抑制剂应谨慎合并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上皮间质转化与肝纤维化之间的联系研究进展
李明奇, 赵晓璐, 高晓阳, 马月宏
2024, 21(4): 464-46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36

摘要 ( 7 )   PDF(2872KB) ( 20 )  
肝纤维化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的过程中都有肝纤维化的过程,如果损伤因素长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因此逆转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肝纤维化中同样存在上皮间质转化,因此逆转上皮间质转化是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在肝纤维化中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细胞类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上皮间质转化影响肝纤维化的非编码RNA,以期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念珠菌血症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新药rezafungin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研究进展
顾晓彤, 孙雪林, 郑丽
2024, 21(4): 469-47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470

摘要 ( 5 )   PDF(1653KB) ( 18 )  
全球真菌感染日益严重,成为人类最难控制的疾病之一,造成巨大公共卫生负担。以念珠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侵入性和全身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2023年3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新型棘白菌素抗真菌药物rezafungin上市,用于治疗念珠菌血症与侵袭性念珠菌病,临床研究显示本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安全性及用法用量等进行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多沙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伍诗琪, 闫素英, 张青霞
2024, 21(4): 473-48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99

摘要 ( 6 )   PDF(2321KB) ( 19 )  
目的 阐明艾多沙班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PK-DDI)的机制和剂量调整意见,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艾多沙班的药物相互作用(DDIs)文献,结合2021年欧洲心律协会指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说明书、欧盟产品特性概要(SmPC)和Lexicomp数据库,总结不同种类药物与艾多沙班的PK-DDI机制、临床证据以及推荐剂量调整方法。结果 共涉及17类69种药品,其中无需调整剂量药品24种和需要禁用、慎用或者需要调整剂量药品45种。结论 艾多沙班PK-DDI涉及多种药品,机制主要与CYP3A4和P-糖蛋白抑制剂/诱导剂相关,但是目前PK数据缺乏。此外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状态也会对艾多沙班的体内过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多因素的研究较欠缺,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